澳亚国际官网页版

全国加盟咨询热线:

020-2674-1360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每天与一件“国宝”相遇 《“国宝”时刻》首批50部微纪录片亮相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

文章作者:小编 浏览次数:发表时间:2025-11-12 02:50:22

  10月28日,《“国宝”时刻》文物超高清影像记录工程首批50部作品在2025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台长论坛上正式发布。

  《“国宝”时刻》文物超高清影像记录工程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和国家文物局联合策划实施,于2024年10月在首届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上启动。作为深入学习贯彻习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工程用视听语言讲述文物故事,用超高清技术赋能文化传承,以每集拍摄一件文物、每个文物5分钟的精炼体量制作传播,发挥广电视听特色优势、适应全媒体传播格局,进一步推动文物从“馆舍展陈”融入“生活场景”,让广大人民共享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也为世界人民更好地理解中国、读懂中国提供了深刻而生动的窗口。

  工程启动一年来,各省(区、市)广播电视局、广播电视台与文博系统集结精锐力量,在文物甄选、实物拍摄、文稿撰写、后期制作等方面深度协同配合。国家文物局组织权威专家,从各地文博单位推荐的400件文物精品中,精选出展现中华文明演进脉络、突出特性的100件“国宝”级文物,涵盖青铜、玉石、陶瓷、书画、金银器等十余门类,通过纵贯万年的文物序列,勾勒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断的壮阔图景,彰显其多元一体、博大精深的文化格局。广电总局指导各省广播电视台创作团队精心撰写解说文稿,会同国家文物局邀请考古、文博、历史等领域专家交叉审核、反复打磨,确保史实准确、解读专业,以物论史、透物见人,传递出中华文明独步天下的卓绝风采。

  首批发布的50部作品包括新石器时代七孔骨笛、夏代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周代大克鼎、秦代铜车马、汉代长信宫灯、唐代八曲葵花形螺钿铜镜、宋代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元代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明代《坤舆万国全图》、清代广彩人物纹大碗等。超高清技术带来全新视觉体验:4倍于高清的像素,让毫末之处清晰可辨;6倍于高清的色彩,让文物的色泽更缤纷艳丽;2倍于高清的帧率,让动态镜头更行云流水;10倍于高清的动态范围,让文物的光影更丰富立体。还有三维建模技术与AI技术的创新应用让文物鲜活灵动,从展柜“走”向眼前,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是兼具文化厚度与艺术感染力的影像读本。

  《“国宝”时刻》首批50部作品将于2025年11月1日起在全国省级卫视及所属新媒体客户端账号矩阵,学习强国、央视频、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芒果TV、哔哩哔哩、抖音、快手等网络视听平台播出。通过台端号、大屏小屏联动实现更广传播,让纵贯古今的中华文脉,成为可随身携带、可温故知新的文化微课堂。第二批50部作品正在创作推进,将于2026年制作完成。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拨打新闻热线,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诚邀合作伙伴。

  山东稳步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建设强大国内市场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尖庄·山东百姓春晚》海选,泉城接力! 揽一城山色 聚明湖秋月 湖畔秀风华 10月25日,济南历下站海选敬请期待!

  锚定目标实干担当 在新征程上展现新作为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山东郗山地区稀土找矿实现重大突破——新增一规模化稀土矿床 资源保障再添“齐鲁样板”

  启航!山东籍航海家翟墨出发环航南极洲,此行将挑战“人类首次” 征服“咆哮的西风带”

  10月9日11时至9日16时 山东有12市72县(市、区)1083乡镇出现降水

推荐产品

回顶部